首页

女s在线

时间:2025-05-30 05:49:37 作者:大国工程看新疆丨和若铁路让南疆货物出疆少走千公里 浏览量:40518

  中新网西宁4月19日电(祁增蓓)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实现“零”的突破;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市(州)层面基本覆盖;2023年专利质押融资金额4.6亿元,创历史新高……19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青海省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祁增蓓摄

  据悉,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已累计注册商标7.67万件、授权专利3.51万件,同比增长17.1%、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9件,申请PCT国际专利80件;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3.7亿元,惠及企业60余家次。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耀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青海省知识产权系统创新服务理念、工作举措、保护模式,建立了首个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布了首批专利开放许可清单60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8件、精准管理创新主体推荐34家,并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确定了16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主体。

  “在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联合各职能部门制定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协同保护、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刑事保护衔接顺畅。”王耀春说。

  同时,为优化升级知识产权服务,青海省发布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市(州)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并确定30家省级商标品牌指导站,建成青海省商标、地理标志基础信息库。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才旦卓玛介绍,在司法护知识产权方面,青海省各级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执法办案力度不断强化。2022年至2023年,依法新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5件,旧存203件,共计1158件。“我们在加强名优品牌和知识产权侵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大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涉民生领域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主犯适用从业禁止令。”

  此外,依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青海省推进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有效建设了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互享的现代化知识产权诉讼服务体系。(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运行半年 进出境车辆突破100万辆次

综合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风传媒等台媒报道,台当局农业事务主管部门再度因鸡蛋问题陷入争议,舆论声讨、质疑声音不断。据该部门资料显示,今年3月至7月,台湾进口鸡蛋约1.4亿颗,当局补贴价差约5.7亿元,其中注册地位于高雄、资本额50万元的超思公司进口了超过8800万颗鸡蛋,拿到补贴1.75亿元。

(走进中国乡村)天津“萨克斯村”吹出致富新音符

“越界”捕捞一直是台当局扣押大陆船只的惯用说辞。2023年11月8日,民进党当局以所谓“越界”为由查获1艘大陆渔船,将渔货全部抛入海中,还将船上13人全部带回。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曾表示,台湾有关方面应当尊重两岸渔民在传统渔区作业的事实,尊重正常生产作业的大陆渔民权益,停止无端抓扣大陆渔船的做法,保证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尽速放人放船。

国防部: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这让很多人想起了2005年的台风“达维”和2014年的台风“威马逊”,两者都曾“重创”海南。不少海南人直言:“你说要刮台风我们没什么感觉,但一听到像‘威马逊’那么大的台风要来,立马就有了应激反应!”

董军会见越南国防部长

受益于“综合柜员制”,万丽华的业务才办得如此顺利。在“综合柜员制”实施过程中,余干县医疗保障局围绕民众关心的问题,梳理业务流程,逐项解决了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业务交叉、前后台衔接等问题,提高了事项办理效率。

12日,在本届中国时尚大会重要板块2024中国时尚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表示,当下,中国服装产业发展面临4个方面机遇,科技创新引领广业革命、数字化催生新的组织模式和销售渠道、需求升级孕育更多销售场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美学,正在塑造服装新文化。

相关资讯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原副总经理骆武伟接受审查调查

四是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成果丰硕,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国铁集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作用,牵头组建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广泛联合全社会优势科研力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坚定不移走中国铁路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形成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构建了涵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京张、京雄智能高铁在世界上率先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京沪、京广高铁等主要高铁通道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深入实施“CR450科技创新工程”,搭载57项新技术部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现明线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大幅跃升,基本建成一体化的铁路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化,目前国铁集团制定的企业技术标准达1219项,基本形成了系统完备、先进适用的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中国铁路累计主持UIC、ISO和IEC国际标准制定修订项目300余项,UIC高铁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均由中国铁路主持制定,中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热门资讯